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 政策速递|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

政策速递|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

文章来源:商业发展中心    2021-11-09     文章类型:请选择      内容分类:政策法规


        据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增进民生福祉的优先领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基础。为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出相应意见如下:

总体要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为工作方针,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宽广度,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工作原则

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

坚持问题导向、环保为民。

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

坚持系统观念、协同增效。

坚持改革引领、创新驱动。

        >>主要目标

到2025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浓度下降1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7.5%,地表水Ⅰ—Ⅲ类水体比例达到85%,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比例达到79%左右,重污染天气、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土壤污染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能力明显增强,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持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

  到2035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深入推进碳达峰运动。在国家统一规划的前提下,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率先达峰。制定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

        >>聚焦国家重大战略打造绿色发展高地。强化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深化长三角地区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推动黄河流域、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的生态保护和建设。

        >>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十四五”时期,严控煤炭消费增长,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煤炭消费量分别下降10%、5%左右,汾渭平原煤炭消费量实现负增长。

        >>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对不符合规定的项目坚决停批停建,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

        >>推进清洁生产和能源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引导重点行业深入实施清洁生产改造,依法开展自愿性清洁生产评价认证。

        >>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健全以环评制度为主体的源头预防体系,严格规划环评审查和项目环评准入,开展重大经济技术政策的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和重大生态环境政策的社会经济影响评估。

        >>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

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

        >>着力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攻坚战。到2025年,全国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1%以内。

        >>着力打好臭氧污染防治攻坚战。到2025年,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比2020年分别下降10%以上,臭氧浓度增长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持续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十四五”时期,铁路货运量占比提高0.5个百分点,水路货运量年均增速超过2%。

        >>加强大气面源和噪声污染治理。到2025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型规模化养殖场氨排放总量比2020年下降5%,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实现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全国声环境功能区夜间达标率达到85%。

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

        >>持续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到2025年,县级城市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力争提前1年完成。

        >>持续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到2025年,长江流域总体水质保持为优,干流水质稳定达到Ⅱ类,重要河湖生态用水得到有效保障。

        >>着力打好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到2025年,黄河干流上中游(花园口以上)水质达到Ⅱ类,干流及主要支流生态流量得到有效保障。

        >>巩固提升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到2025年,全国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高于93%。

        >>着力打好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到2025年,重点海域水质优良比例比2020年提升2个百分点左右,省控及以上河流入海断面基本消除劣Ⅴ类,滨海湿地和岸线得到有效保护。

        >>强化陆域海域污染协同治理。持续开展入河入海排污口“查、测、溯、治”,到2025年,基本完成长江、黄河、渤海及赤水河等长江重要支流排污口整治。

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

        >>持续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到2025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0%,化肥农药利用率达到43%,全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

        >>深入推进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和安全利用。到2025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3%左右。

        >>有效管控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严格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内地块的准入管理。

        >>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十四五”时期,推进100个左右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无废城市”建设,鼓励有条件的省份全域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加强新污染物治理。制定实施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建立健全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管理制度。

        >>强化地下水污染协同防治。健全分级分类的地下水环境监测评价体系。实施水土环境风险协同防控。

切实维护生态环境安全

        >>持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到202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4.1%,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稳定在57%左右,湿地保护率达到55%。

        >>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加快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和国家重大战略区域调查、观测、评估。完善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构筑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

        >>强化生态保护监管。深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和美丽中国地方实践。

        >>确保核与辐射安全。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实行最严格的安全标准和最严格的监管,持续强化在建和运行核电厂安全监管,加强核安全监管制度、队伍、能力建设,督促营运单位落实全面核安全责任。

        >>严密防控环境风险。到2025年,全国重点行业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比2020年下降5%。

提高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

        >>全面强化生态环境法治保障。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适用规则,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依法对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严惩重罚。

        >>健全生态环境经济政策。扩大环境保护、节能节水等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范围,完善绿色电价政策。加快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

        >>完善生态环境资金投入机制。加快生态环境领域省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加强有关转移支付分配与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相衔接。综合运用土地、规划、金融、税收、价格等政策,引导和鼓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领域。

        >>实施环境基础设施补短板行动。构建集污水、垃圾、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和监测监管能力于一体的环境基础设施体系,形成由城市向建制镇和乡村延伸覆盖的环境基础设施网络。

        >>提升生态环境监管执法效能。全面推行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建立基于排污许可证的排污单位监管执法体系和自行监测监管机制。

        >>建立完善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企业履责、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的生态环境监测格局,建立健全基于现代感知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优化监测站网布局,实现环境质量、生态质量、污染源监测全覆盖。

        >>构建服务型科技创新体系。组织开展生态环境领域科技攻关和技术创新,规范布局建设各类创新平台。

加强组织实施

        >>加强组织领导。全面加强党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完善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攻坚机制。

        >>强化责任落实。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把解决群众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列出清单、建立台账,长期坚持、确保实效。

        >>强化监督考核。完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健全中央和省级两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体制,将污染防治攻坚战任务落实情况作为重点,深化例行督察,强化专项督察。

        >>强化宣传引导。创新生态环境宣传方式方法,广泛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构建生态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发展壮大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力量,深入推动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完善生态环境信息公开和有奖举报机制。

        >>强化队伍建设。完善省以下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全面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监察执法机构能力标准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