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深度资讯 > 【人工智能】北京大学哲学与人类未来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人工智能】北京大学哲学与人类未来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文章来源: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    2018-11-22     文章类型:转载      内容分类:深度视角



以人工智能和生物科技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很大程度上将改变未来人类的面貌和自我认知,回应这一现实挑战,需要整合不同学科的思想资源和技术能力,展开更具全局性和反思性的工作。在技术革命的趋势推动之下,打破学科壁垒的整合和交叉研究的重要性日渐凸显,新的理论空间和有成效的学术研讨需要对技术的全面了解,也需要来自不同专业的独特视角。基于此,北京大学整合理学部、医学部、人文和社会科学学部的科学研究力量,于11月17日在京成立了“北京大学哲学与人类未来研究中心”(CFPH),并举行了主题为“为有益的人工智能建构信任”的国际学术研讨会。




揭牌仪式


在中心成立揭牌仪式上,北京大学副校长、哲学与人类未来研究中心主任王博教授,北京大学前校长、北京大学哲学与人类未来研究中心理事长林建华教授,剑桥大学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主任Huw Price教授,以及来自国际及国内众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莅会,共同见证了这一最具学科宽度和前沿性的整合学术平台的诞生。成立仪式由北京大学哲学系系主任仰海峰教授主持。




王博教授


王博详细诠释了中心的定位和目标,以及成立的缘起。他强调,无论在科学还是在哲学领域中,人对自身和未来的关切和担忧一直是推动世界和思想发展的重要原动力。全球人工智能技术革命和生命科技的发展让智能、生命和人类未来的理论反思和学术讨论不断升温,改变了我们对未来的预期。与此同时,这也成为全球自然科学界、工业技术界,乃至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里最热门、最受关注话题。全球范围内各个学科的学术共同体都在以不同的视角和形式介入到这个重要课题的研究之中,中国作为人工智能和生命科技发展的大国,也不能自外于这一趋势。


他指出,诚如中心图标所示,哲学与人类未来研究中心一方面汇聚传统资源,开展面向未来的开放和探索性研究;另一方面,保持哲学反思的深度和对人文精神的根本关切,为人类美好未来开启一扇门。哲学与人类未来研究中心的特色就是从人文学科的自觉出发,应对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发展带来的革命性变革。在技术和人类自身的联系日益紧密的时代,科技和人文的携手合作成为把握和开创未来的必由之路,全新的挑战呼唤人文学者关切科技的发展。


同时,对中心成立初期的研究方向作了介绍,主要包括:1.面向人工智能、机器人和生物技术的伦理规范研究;2.围绕"智能"概念展开的跨文理基础研究;3.围绕"生命"概念展开的跨文理基础研究;4.面向哲学及相关人文学科的数字人文研究;5.在人工智能、机器人和生物技术领域的伦理规范和法规制定。



复旦大学张双利教授



复旦大学哲学院教授张双利在致辞中祝贺北京大学哲学与人类未来研究中心的成立。她认为,北京大学哲学系一直通过探索哲学学科的新方向来引领中国哲学界的发展,哲学是现代文明的理性思考,也是对各种矛盾的反思,连接历史和未来。中心的成立再一次体现了北京大学哲学学科的远见和实力。


她强调,面对人工智能和生命科学的革命,哲学和人文学科的反思者应该承担自身的责任,要有能力展开与自然科学展开实质对话。哲学通过这种对话不仅参与到自然科学的发展之中,更应该参与到自然科学面向人类未来的落实方向的确定。在这个方向上,哲学与人类未来研究中心的责任重大,未来成果可期。



鞠实儿教授



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主任鞠实儿教授强调了哲学与人类未来研究中心成立的必要性。他认为,在全球化和区域化的趋势中,同质化和差异性的张力日益凸显;与此同时,科技的发展在改变我们关于人的观念的常识,技术通过改变社会结构和重组生活方式的途径参与了人类的进化。这些是人类必须要回应的挑战,哲学的反思很大程度上就是重要的资源,为应对技术变革和社会发展提供精神资源。他特别强调,对人类未来跨学科的探索应该在自由和开放的视野中进行。



林建华教授


林建华从个人的学术经历出发,他介绍了科学与人文结合的重要意义。他指出,科学不仅给人类带来了福祉和便利,也带来了困惑和焦虑,科学需要与包括哲学在内的人文学科重新联手并展开更深层次的协作。哲学与人类未来研究中心就是在这个方向上的有益尝试,并努力将其建设成为一个开放和宽容的多元创新平台。



与会专家合影


在揭牌仪式之后,哲学与人类未来研究中心举办了主题为“为有益的人工智能建构信任”的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全球不同学术机构的学者从不同文化、不同学科、不同视角展开了跨学科的讨论。


剑桥大学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主任HuwPrice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赵敦华分别作主题报告。




Huw Price教授



Huw Price介绍了剑桥未来智能中心的背景、进程和目标。在全球众多智能中心兴起的背景下,他倡导各个相关中心的密切合作,对智能技术的本质进行深入的研究,共同面对新兴技术对人类生活和社会产生的重大冲击。



赵敦华教授


赵敦华在题为“哲学的危机与前沿科技”的报告中,回顾了二十世纪西方哲学的危机,认为重要的哲学家都在思考哲学未来的转型,并从过去—现在—未来的维度,讨论了哲学与科学技术结盟的方向和当前主要的课题。



会议主持人: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 仰海峰教授


据悉,“哲学与人类未来研究中心”是以新技术革命背景之下的人类与未来为核心关切,充分发挥北京大学在人文社科、基础理科、生物医学及新型工科等领域中学科门类齐全、研究广度与深度俱佳的学术优势,汇通不同学科的研究力量,致力于推动跨学科的前沿交叉研究。


该中心将围绕智能、生命及数字人文等不同主题展开具体的研究,真正使新技术革命成为推动学科发展、学术研究并激活思想的动力,也让哲学反思成为回应技术变革、开创人类未来的重要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该中心的理念充分体现了反思的开放性和时代感与技术革命背后的人文关怀之间的平衡和互补。